研究發(fā)現:
① 食源性肥胖小鼠中,食用酸奶可改善糖穩(wěn)態(tài),減少肝臟胰島素抵抗和脂肪肝;
② 菌群分析和糞菌移植表明,腸道菌群的變化參與了酸奶對胰島素敏感性的有益影響;
③ 用代謝組學方法鑒定出3種支鏈羥基酸(BCHA)與食用酸奶的肥胖小鼠的代謝改善相關,BCHA富含于酸奶中,是牛奶發(fā)酵產物;
④ 食源性肥胖導致小鼠血液和代謝組織(肝臟、肌肉)中的BCHA水平降低,食用酸奶可改善;
⑤ 體外細胞實驗表明,BCHA能直接改善肝細胞和肌細胞的糖代謝。

研究如何進行
-
正常飲食對照(C);
-
高脂高糖飲食組(H),喂食高脂肪高蔗糖飲食;
-
添加凍干酸奶的高脂高糖飲食組(Y)。他們將酸奶以凍干形式添加到高脂高糖飼料中,替代了每日能量攝入量的7.6%。
-
第一項研究對Y小鼠進行了12周飲食干預后的酸奶治療,對照C\H組小鼠,以探索對體重、肝臟代謝以及葡萄糖穩(wěn)態(tài)和胰島素抵抗指數的總體影響。
-
第二項研究對Y小鼠進行了15周飲食干預后的酸奶治療,對照C\H組小鼠,以探索對體重、肝臟代謝以及葡萄糖穩(wěn)態(tài)和胰島素抵抗指數的總體影響。
-
第三項研究使用金標準高胰島素-正常血糖鉗(HIEC)方法研究酸奶治療對全身、肝臟和外周胰島素敏感性的影響。
研究結果
酸奶對體重的影響

第一項研究也證實,12周的酸奶治療有效預防了H喂養(yǎng)誘導的肝臟脂肪變性,并通過顯著降低的相對肝臟重量和肝臟甘油三酯水平。肝臟切片的定性組織病理學分析表明,與未處理的H喂養(yǎng)小鼠相比,酸奶治療的小鼠普遍表現出更健康的肝臟表型,其中以肝臟脂肪變性等級(特別是2級和3級)診斷和纖維化分級降低為主(圖2d- f )。
酸奶對葡萄糖穩(wěn)態(tài)和胰島素抵抗指數的總體影響
隨后,Marette團隊又通過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OGTT)和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分析,發(fā)現酸奶降低了高脂高糖飲食小鼠的空腹血糖,并提升了胰島素敏感性。在胰島素注射過程中,單純高脂高糖飲食小鼠(H)葡萄糖輸注速率(GIR)顯著降低,全身糖吸收能力低于酸奶干預組。他們還發(fā)現,酸奶正是通過抑制肝臟葡萄糖產生(RA)和提高全身的葡萄糖代謝率(RD)發(fā)揮降糖作用。可見,酸奶的作用靶點可能在肝臟。
研究者用代謝組學方法鑒定出3種支鏈羥基酸(BCHA)與食用酸奶的肥胖小鼠的代謝改善相關,BCHA富含于酸奶中,是牛奶發(fā)酵產物。
高脂飲食會引起小鼠體內血液、肝臟和肌肉中BCHA含量降低。好消息是,食用酸奶能抵抗高脂高糖飲食引起的BCHA含量降低。

既然BCHA是酸奶調節(jié)肝臟糖代謝的關鍵,那么BCHA與糖脂代謝的關系如何呢?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Marette團隊將攝入酸奶的高脂高糖飲食小鼠肝臟BCHA水平與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做相關分析,發(fā)現肝臟HICA、HMVA和HIVA水平與空腹血糖和肝臟甘油三脂含量均顯著負相關。
為了驗證BCHA混合物對糖代謝的調節(jié)作用,Marette團隊在FAO肝細胞和L6肌細胞上驗證BCHA對葡萄糖生成和攝取的影響。結果發(fā)現BCHA濃度越高,對FAO細胞葡萄糖產量的抑制越明顯,這表明BCHA是肝臟和肌肉細胞葡萄糖代謝的調節(jié)因子。
同時,Marette團隊還發(fā)現BCHA混合物也增加了L6心肌細胞的葡萄糖攝取,其中代謝物HICA作用最為明顯。而且體外實驗發(fā)現HICA是肝臟葡萄糖產生和肌肉葡萄糖攝取的細胞調節(jié)因子,因此HICA可能是酸奶降低高脂高糖小鼠血糖的關鍵代謝物。

綜上,該研究結果表明,僅三個月的膳食酸奶攝入可以防止肥胖小鼠的BCHA減少,促進全天代謝健康,降低2型糖尿病風險并防止肥胖小鼠肝臟脂肪變性。需要指出的是,雖然這個研究將我們對酸奶有益健康的認知推到一個更高的層面,但是這畢竟是個小鼠和體外細胞實驗,今后還需要進一步的人體實驗來證實酸奶的這些作用。
免責聲明:
- 1、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2、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娫挘?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