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現豬得了病卻不知道該用什么藥,或者不知道什么藥品最有效?在實際中很多養(yǎng)殖戶在發(fā)現豬發(fā)病時用錯藥導致豬只病情加重、死亡的案例并不少見,這篇文章是筆者經過多年時間經驗得出的結論,希望能對各位有一定的幫助。
1豬鏈球菌病
主要表現癥狀:
01、最急性病例:瞟肥體壯的豬,頭天飼喂未見異常,而在清晨開圈時卻發(fā)現死在欄內;
02、一般病例:體溫41℃~42.5℃,但此時有的豬還有食欲,很容易被忽視。
首選藥物:泰樂菌素
注:鏈球菌為革蘭氏陽性球菌,理論上對除了氨基糖苷類的抗生素基本都敏感,但由于抗生素的不規(guī)范使用,目前治療鏈球菌性價比比較高的藥物是泰樂菌素。
2豬丹毒
主要表現癥狀:
01、急性、亞急性和慢性豬丹毒可能依次或獨立爆發(fā)。患急性敗血性豬丹毒的豬在沒有任何臨床跡象的情況下可能會突然死亡,這種情況最常見于育肥豬。
02、急性感染的豬會出現發(fā)熱(40~42℃),腳尖著地僵直行走,依靠兩邊胸前骨側臥,且不愿走動,厭食和口渴是常見的癥狀。
03、皮膚變色:從大面積的紅斑和雙耳、口鼻、腹部皮膚出現淺紫色色塊,到全身幾乎所有皮膚都出現菱形皮膚損傷,尤其在身體兩側和背部情況最為嚴重。
首選藥物:青霉素
3豬大腸桿菌病
主要表現癥狀:仔豬黃痢、仔豬白痢。
首選藥物:頭孢噻呋鈉
注:大腸桿菌細菌耐藥性產生很快,前幾年恩諾沙星、環(huán)丙沙星等氟喹諾酮類以及復方磺胺類等效果很好的藥物,目前已經表現出比較嚴重的耐藥性,所以現在發(fā)生大腸桿菌病后建議直接使用頭孢噻呋鈉,以免延誤治療時機,降低治愈率。
4豬巴氏桿菌病(豬肺疫)
主要表現癥狀:
01、最急性型:突然發(fā)病,無明顯癥狀而突然死亡,多見于發(fā)病初期的極少數豬只。
02、急性:臨床上較多見,體溫升高至41~42℃以上。呼吸困難,下頜、咽喉部皮下水腫,嚴重腫脹可蔓延至耳根、前胸,咳嗽,流鼻涕,呼吸困難,張口吐舌,故有“鎖喉瘋”之稱。皮膚上出現紅色出血點和出血斑,指壓不褪色。
慢性病例少見,主要變現為肺炎和胃腸炎癥狀,呼吸困難,咳嗽。
首選藥物:鏈霉素、強力霉素
注:巴氏桿菌主要危害大豬,若場內發(fā)病率比較高,可在高發(fā)階段前7天飼料中添加藥物進行預防。另外該病會導致急性死亡,且愈后不良,建議仍以預防為主。
5豬魏氏梭菌病
主要表現癥狀:
01、病豬精神沉郁、嗜睡、食欲下降或廢絕,排酸臭的黃褐色或水樣糞便,體溫升高到40~41℃,飲欲增加。
02、病豬腹部臌起,后軀沾滿稀糞,發(fā)病后期出現血痢,有的排含有灰白色組織碎片的紅褐色稀糞。
首選藥物:氟苯尼考,甲硝唑
6豬傳染性胸膜肺炎
主要表現癥狀:犬坐姿勢,呼吸困難,急性死亡后鼻端有血樣液體流出。
首選藥物:替米考星
7副豬嗜血桿菌病
2~8周齡仔豬感染可呈典型癥狀,育肥豬感染多見慢性經過,哺乳母豬也發(fā)病。
主要表現癥狀:本病一般呈慢性感染,主要表現為發(fā)熱,體溫上升1.0~1.5℃,咳嗽,嚴重的呼吸困難,食欲不振,跛行,關節(jié)腫脹,嚴重的共濟失調,有輕微的腦膜炎現象,可視粘膜發(fā)紺,皮膚發(fā)白消瘦,耳梢發(fā)紫。
急性病例皮膚發(fā)紅,母豬發(fā)生流產,即使使用抗菌素治療感染母豬,但分娩后往往會引發(fā)嚴重病癥,哺乳母豬發(fā)病表現慢性跛行,可引起母性行為極端弱化。
首選藥物:環(huán)丙沙星、頭孢噻呋鈉
免責聲明:
- 1、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2、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電話: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