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流行性腹瀉
豬流行性腹瀉是由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引起的一種豬的腸道傳染病,多發(fā)于寒冷季節(jié)。主要癥狀為嘔吐、腹瀉和脫水。眼觀小腸擴張,腸內充滿黃色液體,腸系膜充血,腸系膜淋巴結水腫,小腸絨毛縮短。各種年齡的豬都能感染發(fā)病。哺乳仔豬發(fā)病率最高,母豬發(fā)病率變動很大,一般為15%~90%。

點
特
豬流行性腹瀉病的發(fā)生是由病毒經口和鼻感染后,直接進入小腸。由于病毒增殖首先造成細胞器的損傷,繼而出現細胞功能障礙,腸絨毛萎縮,造成了吸收表面積減少,小腸黏膜堿性磷酸酶含量顯著減少,引起營養(yǎng)物質吸收障礙造成腹瀉,屬于滲透性腹瀉,是引起腹瀉的主要原因。嚴重腹瀉引起脫水,是導致病豬死亡的主要原因。腹瀉的主要感染途徑是消化道。

一、發(fā)病初期:切斷病原的傳播
1、隔離發(fā)病豬,使發(fā)病豬集中在一定區(qū)域。
2、在隔離區(qū)域外建立隔離帶,嚴格消毒并在走道及豬舍外圍鋪灑生石灰。
3、單棟飼養(yǎng),專人負責,禁止串舍。凡進出病豬舍的人員必須嚴格消毒(洗澡,更換工作服、水鞋,腳踩消毒盆,工作服應在消毒水中浸泡一夜后,單獨洗滌)后方可進入該豬舍。

二、加強消毒,降低環(huán)境中病毒載量
1、增加帶豬消毒次數,每周至少3次帶豬消毒(公豬舍、后備舍、配懷舍),分娩舍每天1-2次干粉帶豬消毒,以減少豬舍濕度,給病豬一個較干燥舒適的環(huán)境。
2、產床下糞便用生石灰覆蓋,糞池每周排干一次并撒燒堿(3%);
3、空舍清洗時,對分娩舍進行徹底清洗;
4、清洗干凈后,必須對分娩舍熏蒸消毒(甲醛+高錳酸鉀)。

三、接種流行性腹瀉滅活苗
1、盡快拿到疫苗后,全群種豬100%緊急普免一次(后備、公豬、經產母豬);
2、普免后14天恢復跟胎免疫,分別為母豬分娩前40天免疫一次;母豬分娩前14天免疫一次;(免疫方式:后海穴注射,1頭份/次);
3、豬群停止腹瀉(無新發(fā)腹瀉仔豬出現)至少2個月后,方可停止疫苗的免疫。

四、環(huán)境控制
1、分娩舍溫度控制白天24℃,夜間最低溫度不得低于20℃;
2、分娩舍濕度控制在75%以下,為病豬提供舒適的環(huán)境。

五、產房護理
1、出現腹瀉的欄位每天用3%火堿消毒水拖擦一次,并用干拖把吸干水漬;清洗過后再進行帶豬消毒;
2、仔豬吃初乳前先擠去部分奶水,并用0.1%高錳酸鉀擦洗消毒;
3、母豬乳房每日用消毒液擦洗2次,仔豬較臟時用毛巾浸入溫水后擰干,擦凈擦干仔豬并全身涂抹密斯陀或其它干燥粉;
4、將未發(fā)生腹瀉的仔豬全部寄養(yǎng)到少數健康母豬處,腹瀉仔豬集中到泌乳性能較好的母豬寄養(yǎng),其他母豬提前斷奶;
5、發(fā)生流行性腹瀉的窩一般伴有母豬缺乳、無乳,可采用中藥催乳和熱敷乳房等方法,提高母豬的泌乳量。

六、對癥治療
1、補液:在仔豬出現腹瀉后12h內,使用口服補鹽液進行口服補鹽或用 5%葡萄糖生理鹽水注射液進行腹腔注射,對仔豬進行補液;
2、使用矽碳銀等吸附劑保護腸道粘膜,減緩脫水癥狀,用口服補鹽液稀釋成糊狀,每頭仔豬5ml,每日1次,連用3天;
3、飲水給藥:多維+黃芪多糖+粘桿菌素,防止由細菌等引起的混合感染及繼發(fā)感染。
七、注意事項
1、任何時候不得進行全群種豬返飼;
2、禁止使用外源活疫苗進行免疫。
免責聲明:
- 1、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2、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