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備母豬,一般指被選留后尚未參加配種的母豬。一般后備母豬用于補充因年齡較大、繁殖性能差或疾病原因所淘汰的母豬,從而使生產母豬保持以青壯齡為主的胎齡結構。


1.要求首次配種前后備母豬至少發(fā)情過一次。
豬場要保證后備母豬存欄量和質。數(shù)量的要求:后備豬存欄約占基礎母豬的6-10%;質量要求:一生生產5胎或更多胎次,至少斷奶50頭仔豬。首配時間:第3次發(fā)情時才能配種(各位好好計算一下,你管理的母豬平均一生生產幾胎?怎么計算?)
2.決定后備豬一生的生產潛力的影響因素。
在養(yǎng)豬實踐中,挑選后備母豬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活,選種人要依據(jù)其父母、同胞和豬自身的各種綜合性能及表現(xiàn)進行全面考察。豬采食量、限位欄的適應能力、公豬刺激、初配體重、妊娠期增重、哺乳期飼養(yǎng)管理,這些因素均會影響其以后的生產表現(xiàn)。所以說,后備豬的的挑選和管理很關鍵。

3.后備豬開始與公豬接觸的時間
后備豬140日齡前無需進行公豬接觸(20周齡前后備對公豬刺激無反應,有時公豬會讓他們受驚),21周后才開始進行刺激。后備豬24周即168天后,每天進行公豬刺激,按每分鐘接觸四頭母豬的頻率,刺激后3周,即27周,189天,大約有>70%后備豬發(fā)情,刺激后6周,即30周,210天,大約有>95%的后備豬發(fā)情。如果公豬誘情充分,在7個月時應該有95%的后備豬至少發(fā)過一次情。

4.后備豬培育性能指標:
大多數(shù)后備豬培育場的目標簡單地定為引進后備豬90%的利用率,或者叫成功率,其實這遠遠不夠。至少還得加上性能保持:第二胎生產表現(xiàn)不應下降。二胎留種率:>75%的母豬進入第三胎生產。
5.后備豬育成期飼養(yǎng)關鍵
最好是在大欄飼養(yǎng),直到第一次配種前的最后三周,即統(tǒng)計其發(fā)情周期,根據(jù)7.5-8個月的配種日齡,轉移到限位欄。在限位欄進行短期適應和優(yōu)飼。
后備豬飼養(yǎng)在漏縫地板上,漏縫板縫隙間距應在1英寸(2.5cm)以下,后備豬在21周到配種,要求每頭3.7平米空間,后備豬自始至終都自由采食。每天進行公豬刺激是誘導后備母豬初情最好的方法。初情期越早出現(xiàn)的后備母豬,其懷孕胎數(shù)更高,生產年限更長。

6.公豬刺激強度及方法
一定要選擇年齡超過12個月,性欲強、流涎、有強烈氣味的公豬對后備母豬進行刺激,每頭公豬連續(xù)工作時間不能超過1小時,否則它會失去興趣和效率,特別是炎熱季節(jié)(一般16個后備欄,平均每欄不到4min)。一頭試情公豬每天可以試情100頭后備母豬(16*6=96,剛好)。原則上每250頭母豬至少擁有一頭試情公豬,后備豬可以25—30頭飼養(yǎng)在大欄,合格的后備母豬數(shù)量應占母豬總數(shù)的3-6%(比如2700頭的母豬場,合格后備母豬應有80—160頭,按160頭計算)。每天發(fā)情后備母豬數(shù)為5%,即一周35%的后備母豬(約占合格后備母豬的三分之一)發(fā)情。所以合格后備母豬數(shù)量也就是三倍或四倍于每周配種后備母豬數(shù)量。

因此,當一個新豬群建立時,要規(guī)劃在配種起始階段有三周配種數(shù)量的后備母豬存欄,以滿足批次配種目標,這樣做可以讓您自由靈活調節(jié)之后的后備母豬群的發(fā)情周期(可以配或不配)。
記?。菏褂肞G600是萬不得已的方法,PG600主要用于同步后備母豬發(fā)情周期,然后,做到同步分娩。每批次有5%的后備母豬需要使用PG600,但最高不超過10%。
每頭后備母豬平均誘情時間15秒??谒械馁M洛蒙和鼻對鼻的接觸是刺激發(fā)情最重要的機制。公豬最好進欄進行誘情。如果不能進欄,也要做到鼻子接觸。
如果后備母豬群體過大,每天將當天發(fā)情的后備母豬全部趕入同一大欄,背上標記為“發(fā)情未配”,之后盡量避免增加新成員。
查情人員千萬不要人為強迫后備母豬出現(xiàn)靜立反應。確定后備母豬發(fā)情的關鍵指標:靜立反應。其他跡象:出現(xiàn)交配動作,爬跨其他母豬,用鼻子碰觸其他豬的側邊、耳朵直立、陰戶流出粘液。
7、隔離與適應程序:
后備母豬隔離與適應程序:
程序
周數(shù)
疫苗
直接接觸或反飼
添加藥物
隔離期
藥物保健
PRRS
適應期
FMD
母豬糞便
CSF
死胎或木乃伊
PRRS
穩(wěn)定期
10
(假定引進后備豬是16周齡,經過10周隔離適應)
隔離:隔離就是與其他豬群隔開,目的是防止新病原進入受方原有豬群,隔離時間不應少于28d。隔離期間后備豬需要檢測血樣,對于隔離期間死亡的后備豬需進行剖檢,這項工作非常重要?。?

適應:適應的目的在于將后備豬暴露在受方豬群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面前,并使其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免疫恢復。暴露不足會導致免疫力不健全,過度暴露也會導致發(fā)病和死亡。所以,適應程序應明確界定并嚴格執(zhí)行。正確的適應過程需要近距離的臨床檢查。
免疫建議:
疫苗:
推薦使用回腸炎疫苗
支原體疫苗免疫兩針,第二次需在接觸公豬前3周免疫。
自然暴露:直接接觸或反飼
直接接觸:不推薦使用年老的母豬、淘汰的后備母豬和頭胎母豬,而要使用2-4胎的淘汰母豬。
后備母豬反飼的時間段:
1).后備母豬在20周齡之前不應接受反飼
2)后備母豬在初配前三周也不接受反飼
3)妊娠早期1—7周不能接受反飼
4)妊娠后期13周以后也不接受反飼
因此現(xiàn)場只能是在妊娠8—12周5周時間的母豬進行反飼。
反飼內容:分娩后24h之內母豬的糞便(最好頭胎母豬)
腹瀉仔豬的糞便
死亡時間24h之內,不小于7日齡的仔豬腸道
反飼內容加水可以增強作用。
反飼程序:每周三次,連續(xù)三周,3周9次(注意:很多健康內臟組織中的病原體會導致腹瀉,所以應使用死因確切的仔豬反飼。)一旦嚴重疫病爆發(fā)和表現(xiàn)出嚴重臨床癥狀的疾病,比如球蟲、偽狂、藍耳、痢疾,反飼可能會有相反效果。
由實際發(fā)生的傳染病中完全康復的母豬也能產生很好的效果。當后備母豬進入基礎群前不應攜帶病原體。暴露或反飼后,后備豬的恢復時間隨健康狀況、豬只流動和管理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藍耳:藍耳陰性的后備母豬適應方案,須按受方豬群的藍耳疾病狀態(tài)來定。藍耳陰性母豬轉陽,要有充分的時間恢復,在某些情況下,整個過程可能需要4—6個月。
合格的后備母豬數(shù)量通常占基礎群總數(shù)10%,這樣的后備豬存欄量可以滿足豬場每年45%的更新率。
8、后備母豬的參配標準:
后備母豬選種標準人為的降低會導致母豬死淘率的上升,通常后備豬選種率80%—90%。
后備豬應該在最后一劑疫苗免疫后三周才能配種。
體重是評判后備豬是否合格的最重要的唯一指標。(如果后備豬體重足夠,日齡不夠,發(fā)情也可以配)背膘厚和實足年齡對于配種的相對重要性都比較低。初配時日齡和體重標準,日齡:225-240天,體重:130-145kg。
后備母豬太輕或太重配種,都會降低終生生產性能。 后備母豬超重或超齡,會造成額外的飼料消耗(以后妊娠期也比其他豬多采食)、設備折舊等導致斷奶仔豬成本增加。
與商品豬飼喂程序相比,后備母豬的營養(yǎng)標準和飼喂程序是為滿足生長所需的充足蛋白質營養(yǎng)和最大化提高母豬生產年限而設計的。采用能滿足后備母豬營養(yǎng)和生長需要的優(yōu)質飼料,標準的飼料飼喂量:2.7-3kg/頭*天。
后備母豬適應限位欄的時間不少于兩周。
短期優(yōu)飼(每天3-3.6kg的采食量)時間至少持續(xù)15天。


用母豬體重速測尺或關節(jié)測量法對母豬體重和體況進行評分。后備母豬即使不發(fā)情,轉移到定位欄后,持續(xù)1—4d采食量下降是正常的,所以要確保后備母豬自由采食。后備母豬適應定位欄的時間,會影響采食量,繼而影響窩產活仔數(shù)。
養(yǎng)豬生產中,必須不斷更新母豬,在淘汰發(fā)情遲緩、年老體弱、泌乳能力差及有繁殖障礙母豬的同時,應挑選優(yōu)良的后備母豬補充生產。在這個過程中,良好的記錄、合適的營養(yǎng)、恰當?shù)母綦x和馴化、合適的免疫程序、適時的公豬接觸,足夠的光照時間,恰如其分的溫度、飼養(yǎng)密度是必須把握好的原則。
免責聲明:
- 1、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 2、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娫挘?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