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斷奶至配種間隔WSI不僅與非生產天數有關,而且還可能產生比我們預期更大的影響。
目前,斷奶至配種間隔(WSI)是豬場績效的主要指標之一。該間隔被定義為母豬斷奶與其第一次配種之間的間隔天數,故旨在盡可能減少非生產天數(NPD),將其最小化總是很有趣的。目前已知該間隔不僅與非生產天數NPD有關,而且還可能產生比我們預期更大的影響。
分析了我們的數據庫中2017年的481288個斷奶至配種間隔,得出以下結論:
圖1:2017年WSI分
從上表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最常見的斷配間隔WSI是4天和5天,分別為48.75%和28.1%。在表1中,可見這2組母豬的分娩率(FR)和下一胎次的總產仔數(TB)。我們還展現了每組的組成:以平均胎次表示平均日齡及每一組中初產母豬的比例。
表1. 配種后的生產性能取決于WSI(平均WSI:5.7天), 2017年
根據斷配間隔WSI,我們可以看到在多產性方面的差異明顯,間隔4天比5天的效果更好;其可從生理學角度來預測。
接下來,我們根據其胎次展現WSI 4和WSI 5組的結果(表2)。將母豬分為4組:第一胎(初產)、第二胎、3-6胎和 ≥ 7胎。從表中可見,WSI 4組在生產力(多0.7-0.9頭仔豬)和分娩率( 1.3-2.8%之間)方面均取得了較好的結果。
表2:配種后的生產性能取決于胎次和WSI,2017年
為了確認WSI 4和WSI 5間的生產力方面的差異是否取決于豬場的生產性能(每頭母豬每年斷奶仔豬數),我們基于該參數創(chuàng)建了2個亞組。第一組母豬每年可生產超過30頭斷奶仔豬,第二組母豬每年可生產低于25頭斷奶仔豬。
如下表所示的WSI分布,可見在2組中,WSI均在第4天和第5天的比例最高。此外,PSY> 30的豬場,78.4%的配種都集中在第4天和第5天;而PSY <25的豬場,其67.0%的配種集中在第4天和第5天。
圖2:基于豬場生產性能的WSI分布(%),2017年
接下來我們分別分析PSY>30和PSY<25組。在PSY>30組中(表3),我們可以看到,正如之前研究的一樣,WSI似乎對隨后的分娩率有一定的影響(經產母豬除外,胎次≥7),且對后續(xù)胎次的多產性有更明顯的影響(WSI 4母豬多1.0-1.5頭仔豬)。
表3:PSY>30(平均WSI:5.2天),2017年
在PSY<25的豬場(表4)中,我們看到了同樣的結果,年輕母豬的產仔率差異較大,而多產性的差異則較小,比其他胎次母豬來說更加穩(wěn)定。
表4:PSY< 25(平均WSI:6.1天),2017年
根據實驗結果,雖然我們仍在等待確認結果重要性的統(tǒng)計分析,但斷配間隔WSI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下一周期的分娩率和產仔數,特別是在每年每頭母豬斷奶仔豬數PSY高達30頭以上的豬場。不論胎次,如果我們還兼顧斷奶至配種間隔會導致NPD,毫無疑問,母豬在第4天左右配種是最理想的。
來源:pig333
聲明: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果轉載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權,或者轉載出處出現錯誤,請及時聯系文章編輯進行修正(電話: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