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國每年都要進口上千萬噸的大豆。而根據海關數據顯示,從2021年至2022年4月,約有1.25億噸大豆分批從不同的市場運抵中國。
要知道,美國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大豆的主要進口來源。而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今年1月到4月,大豆進口總量為2836萬噸,同比去年下降了0.8%。其中從美國進口的大豆數量為1500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627萬噸。
2022年4月份,我國進口大豆總量為807.9萬噸,環(huán)比增加27.18%,同比增加8.49%。其中,中國從巴西進口大豆為630萬噸,環(huán)比增加120%,同比增加24%。排在我國進口大豆量第一;從美國進口大豆為163.8萬噸,環(huán)比下降51.44%,同比下滑23.9%,排在我國進口大豆量第二。
這將近一億噸的大豆都是從哪里來的?美國人拿大豆換美元的情況會終結嗎?
我國大豆進口來源
2018年之前我們國家主要從美國、巴西進口大豆。
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大豆產量排名前五的國家為:巴西、美國、阿根廷、中國和印度。產量分別為:1.38億噸、1.1475億噸、4620萬噸、1860萬噸和1045萬噸,其中前三名產量累計占全球產領的81.69%。
而前五大消費國地區(qū)為:中國、美國、巴西、阿根廷和歐盟,消費量分別為1.116億噸、6105萬噸、4941萬噸、4741萬噸和1762萬噸,其中中國、美國和巴西合計消費占比61.16%。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對大豆的需求量相當的高。我國的產消缺口如此之大,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只能通過進口的方式進行解決。
以2017年為例,從美國進口3200萬噸左右,巴西進口5000萬噸左右,占到全年進口總量9600萬噸的85%,可見我國對于這兩個國家的依賴有多強。這也是因為這兩個國家的大豆產量,合計占到了全球產量的70%。
美國每年通過大豆從中國獲取3400多億人民幣,折合美元500多億,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收入。由于其價格相對低廉,獲得了我國國內廠家的追捧。美國豆農靠出口大豆賺取了豐厚的利潤,同時巨大的利潤推動力美國大豆擴大種植面積。
然而時間進入到2018年,情況發(fā)生了改變。當豆農完成大豆收割等待出口時,卻發(fā)現失去了他們最大的金主——中國。
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以來,美國在大豆進口方面對中國進行了限制。整個2018年,美國大豆出口中國的量急劇下降至1664萬噸,相比于2017年的3200萬噸,同比下降48%。
這意味著什么?
美國大豆換美元的時代結束了?
2018年以前,美國長期處于中國大豆進口數量第一名,從2018年開始,中國調整了進口結構,為保證國內大豆的需求量,中國隨即將進口來源轉向巴西、阿根廷、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
其中以巴西為主。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自巴西進口大豆占進口總量的75.04%,2019年為59.64%,2020年為60.59%,2021年則為60.2%。這既減少了對美國大豆的需求量,也緩解了國內的壓力。這也從一個方面反映出,美國不能再在大豆這個產品上來換取大量的美元了。
那這一情況出現,僅僅是因為中國調整了進口結構嗎?
對產豆大國來說,中國每年9000多萬噸大豆的進口是一塊龐大的蛋糕,誰都希望能分得一杯羹,作為全球產豆量第2的巴西和第3的阿根廷也是一樣的。
巴西的大豆相較于美國更加便宜,收割時間更早,另外一個南美的農業(yè)大國阿根廷也在致力于中國市場的開發(fā),同時也看準了大豆相關產品的商機。甚至連非洲國家埃塞俄比亞,也正在成為對中國出口大豆的新型國家,中國大豆的進口渠道越來越多元化,這也將削弱了美國豆農靠出口大豆從中國獲取收益的渠道。
對于美國而言,中國大豆進口的減少,使得他們大豆庫存和成本增加,而凈收益也會出現下降,對豆農而言,不得不說是一筆巨大的損失。或者說從今以后,隨著其他國家大豆出口量的增加,美國大豆占的比例將會逐漸降低,美國大豆換美元的時代也終將會結束。
小結
我們國家在發(fā)展壯大,在全球的話語權也越來越重,在全球化的今天仍然面臨諸多挑戰(zhàn),大豆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所以我們在某些領域需要掌握主動權,而不是被牽著鼻子走。
大家認為美國的大豆時代是否會終結?如果會,需要多長時間?
聲明: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果轉載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權,或者轉載出處出現錯誤,請及時聯系文章編輯進行修正(電話: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