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發(fā)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周東明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題為Both haemagglutinin-specific antibody and T cell responses induced by a chimpanzee adenoviral vaccine confer protection against influenzaH7N9viral challenge。
H7N9禽流感疫情自2013年出現(xiàn)以來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雖然H7N9禽流感病毒還沒有進化出人傳人的能力,但是禽傳人的事例時有發(fā)生。2016-2017年冬春之際,我國出現(xiàn)了第5次H7N9禽流感爆發(fā)高峰,這次疫情比以前更為嚴重,表現(xiàn)為發(fā)病時間早和發(fā)病率高,并且H7N9病毒出現(xiàn)了耐藥性突變和毒力增加的現(xiàn)象。目前各類H7N9禽流感疫苗的研發(fā)都在進行,H7N9滅活疫苗和弱毒活疫苗在動物模型中試驗效果良好,但是,這類傳統(tǒng)疫苗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生物安全3級實驗室,并且其免疫原性較弱,需要免疫佐劑輔助;另一方面這些傳統(tǒng)疫苗的穩(wěn)定性差,保存條件要求高。因此新型H7N9禽流感疫苗的研發(fā)顯得尤為重要。
腺病毒載體是一種極具應用前景的疫苗載體,廣泛應用于各種基礎研究和臨床試驗。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抗感染免疫與疫苗課題組博士研究生王祥等在研究員周東明指導下,利用黑猩猩型腺病毒AdC68為載體,設計了新型H7N9禽流感疫苗,即H7N9-H7HA,同時設計了H7N9DNA疫苗pCAGGA-H7HA作比較研究。H7N9-H7HA單劑量免疫后,即可在小鼠及豚鼠體內誘導出高強度的特異性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并且,免疫小鼠100%可拮抗致死劑量H7N9病毒的攻擊感染。免疫血清被動轉移試驗和CD8+ T細胞清除試驗證明HA特異性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反應對免疫保護都起重要作用。該研究為新型禽流感疫苗的研究和禽流感疫情的防控提供了新策略。
該研究工作得到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教授徐建青團隊、蘇州大學教授熊思東團隊的大力協(xié)助。徐建青、熊思東與周東明為該研究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該項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百人計劃”、科技部“863”等項目資助。
免責聲明:
- 1、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 2、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娫挘?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