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 心 觀 點
1、目前18/19作物年度的數據顯示全球范圍內大豆供應還是充裕的,由于貿易爭端,會割裂以前順暢的貿易流,在新的區(qū)域內重新分配,再分配的過程中,會伴隨著市場的擔憂情緒,再分配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新的成本。貿易爭端容易引發(fā)區(qū)域內階段性供應緊張,至于下一年度19/20年度供求狀態(tài)需要動態(tài)關注,變量很多。
2、四季度如果不調降需求的情況下,那么中國大豆供應還是有一定的缺口。具體還需要看需求的實際情況。目前市場擔心四季度供應會緊張,豆粕基差預期會走強,遠期基差預售較好。
3、但是由于政策的不確定性較大,其中的變量較多,基于現有的交易變量對價格的預估的話,還是存在風險的,需要動態(tài)變化。
4、如果未來的需求中心主要依靠南美的話,由于南美的地理位置,天氣波動程度比美國要大,因此預期豆粕價格的波動性會增加。
5、需要關注國內養(yǎng)殖政策和技術方面的變化對豆粕需求的影響。 尤其是在中美貿易爭端的背景下,是否會在政策上加快推進規(guī)?;曫B(yǎng)技術的改變。
6、貿易爭端的情況下,交易的復雜程度提升,預計豆粕價格的波動性會增加,風險不可小視。
詳 細 內 容
北京時間的7月6日午時,美國正式宣布了對818個類別,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25%的進口關稅,另外160億美元將征求民眾意見。7月11日特朗普政府推進再向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的計劃,發(fā)布了目標產品清單,這標志著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貿易戰(zhàn)的急劇升級。雖然中方代表和美方溫和派代表3個多月以來經過了幾輪的磋商努力,但是貿易戰(zhàn)依然未能幸免,中美貿易爭端還是走到了正式互加關稅的這一地步。
在貿易爭端加劇的情況下,對國內豆粕的供需狀態(tài)分析如下:
一、18/19市場年度下,全球范圍的大豆供應狀態(tài)仍可定性為寬松
USDA6月份報告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油籽18/19庫消比為19.76%,同比下降2.3%,期末庫存1億噸,同比下降741萬噸。全球油料供求狀態(tài)同比收縮。全球大豆18/19年度庫消比為24.33%,同比下降2.68%,期末庫存為8702萬噸,同比下降547萬噸。全球大豆供求狀態(tài)雖然同比收縮,目前的平衡表狀態(tài)看,18/19市場年度下全球范圍內的大豆供應狀態(tài)仍可定性為寬松。美國農業(yè)部6月份供需報告預估,美國18/19年度大豆產量預估為42.80億蒲式耳,大豆出口預估為22.90億蒲式耳,高于17/18年度的20.65億蒲式耳。大豆壓榨量預估為20億蒲式耳。大豆期末庫存下調至3.85億蒲式耳。巴西18/19年度大豆產量預估為1.18億噸。阿根廷18/19年度大豆產量預估為5,600萬噸。
目前美國天氣狀態(tài)尚好,市場預計收獲期會上調前期平衡表內一直沿用的48.5蒲式耳/英畝,這樣的話,美國的大豆供應量會增加,平衡表結構會進一步趨向寬松。長期看,如果貿易爭端繼續(xù)延續(xù)的下一市場年度(19/20年度),需要關注美國的種植情況,是否會大量削減大豆種植面積,同時南美以及其他國家是否會大量擴張大豆種植面積。從USDA的數據看,未來巴西大豆的產量有較大的擴張空間,阿根廷也有擴張空間,但是具體是否會立即擴張尚不得知,下一年度的供求情況不清晰,全球的大豆的供需狀態(tài)需要動態(tài)評估。
二、貿易爭端引發(fā)局部供求趨緊
由于貿易爭端的發(fā)生,貿易環(huán)節(jié)有所隔裂,雖然18/19市場年度下全球范圍內大豆供應定性為寬松,但是階段性和局部性供求有趨緊的狀態(tài),先具體看下每個國家情況。
1.美國方面看
美國大豆出口方面:6月份USDA公布的數據顯示17/18年度美豆出口5620萬噸,截止到6月28日,17/18年度大豆累計銷售5729萬噸,超額完成任務。貿易爭端發(fā)生的背景下,市場預計美國大豆出口受抑制,但是美國農業(yè)部6月份沒有將貿易爭端的影響考慮在內,將美國18/19年大豆出口增量大幅調增,出口同比調增為612萬噸,而主要進口國家為中國,美國農業(yè)部預估中國大豆進口同比增加600萬噸。
對于由于貿易爭端引發(fā)的國內供應壓力,美國也在出臺緩解供應壓力的政策, 2018年6月26日,美國環(huán)境保護署(EPA)基于可再生燃料標準法案(RFS),建議將2019年可再生燃料強制摻混目標定在198.8億加侖,比2018年的192.9億加侖高出5.9億加侖。如果可再生燃料增量主要通過豆油提供的話,生柴中豆油添加比例設定為55%的情況下,那么粗略預計消耗大豆量為520萬噸,生柴政策利于美國通過自身的內需來消化大豆增量。如果生柴政策嚴格執(zhí)行,會比USDA6月份預估的美豆平衡表狀態(tài)小幅增庫存約100萬噸。但是原來每個市場年度出口到中國約3000萬噸大豆如何消耗的問題目前還需要關注。
如果通過壓榨來消耗美國國內大豆的話,有利于增加豆粕供應量,如果壓榨內需消耗掉500萬噸大豆,預計增加豆粕約400萬噸。雖然目前美國的18/18年度平衡表大豆壓榨和豆粕需求沒有做較大調整,但是后續(xù)需要關注可再生燃料是否會嚴格執(zhí)行,以及是否會增加豆粕供應量和出口量,是否會部分替代南美豆粕出口。同時其他國家是否會轉而大量進口美國大豆。
美豆粕出口方面,USDA預計17/18年度出口任務為1188萬噸,截止到6月28日,累計銷售1150萬噸,同比增加150萬噸。其中歐盟增加43萬噸,日本、印尼、菲律賓、泰國、越南、韓國等亞洲國家合計增加89萬噸。美國豆粕主要出口目的地方面看,按照16/17年市場年度數據看,總計出口1042萬噸,其中亞洲國家出口量約在286萬噸,出口越南29萬噸,泰國29萬噸,菲律賓192萬噸,馬來西亞4萬噸,日本20萬噸,印尼8萬噸。歐盟出口量為23萬噸,其中西班牙為5.5萬噸,波蘭為2.7萬噸,丹麥為6萬噸。
按照日歷年度看,17年1-12月份,巴西出口到亞洲豆粕量為455萬噸,出口到歐洲的豆粕量為695萬噸。其中出口至亞洲的主要國家為:印尼120萬噸,泰國154萬噸,韓國123萬噸,日本24萬噸。其中出口至歐洲的主要國家為:荷蘭190萬噸,法國148萬噸,德國147萬噸,斯洛文尼亞共和國69萬噸,西班牙53萬噸。按照日歷年度看,17年1-12月份阿根廷出口到亞洲的豆粕量為732萬噸,出口到歐洲的豆粕量為940萬噸。其中出口至亞洲的主要國家為:越南239萬噸,印尼198萬噸,馬來西亞114萬噸,泰國41萬噸,菲律賓46萬噸,日本16萬噸。其中歐洲國家西班牙為380萬噸,意大利為160萬噸,英國為105萬噸,荷蘭為74萬噸,波蘭為37萬噸,丹麥為41萬噸。
從2017年日歷年度看,上述南美國家巴西和阿根廷合計對亞洲和歐洲豆粕出口量分別為1187和1635萬噸,南美大豆和豆粕出口貿易活躍,在貿易爭端背景下,后續(xù)需關注亞洲歐洲主要國家對美國的豆粕需求進度以及南美國家是否會采購美國大豆來壓榨?
2.巴西方面看
6月份USDA數據顯示,2018年巴西大豆產量按照11900萬噸大豆產量來計算(為了簡化,巴西按照日歷年度來計算),目前大豆壓榨預計全年消耗約4300萬噸,同比增加約100萬噸。巴西豆粕出口方面看,WILLIAMS顯示截止到7月上旬,巴西豆粕出口817萬噸,同比增加152萬噸,去年同期截止到年底還剩下538萬噸豆粕出口。豆粕目前出口進度方面看,預計上述壓榨量能滿足需求。截止到7月上旬巴西大豆出口5158萬噸,去年同期為4678萬噸,截至6月底巴西出口大豆為4907萬噸。那么刨除壓榨和340萬噸的飼用需求,剩下的可供出口的大豆預計約為2350萬噸。去年7-12月份的時候,出口到其他國家的大豆量總計為253萬噸,出口到中國量為1285萬噸,如果今年7-12月底假定出口到其他國家大豆量為200萬噸,巴西可以出口到中國的大豆量為2150萬噸。
3.阿根廷方面看
6月份的usda數據顯示,2018年由于天氣原因造成阿根廷大豆減產,預計大豆產量為3700萬噸的(為了簡化,阿根廷按照日歷年度來計算),出口預計為315萬噸,出口同比減少409萬噸。大豆壓榨方面,通過減少大豆出口,消耗大豆期初庫存,預計壓榨約為4000萬噸,同比基本持平,雖然遇到減產年份,但是豆粕同比出口減少僅約90萬噸。阿根廷豆粕出口方面,NABSA顯示截止到7月上旬,阿根廷豆粕出口1220萬噸,同比減少95萬噸。2017年同期截止到年底還剩下1215萬噸豆粕出口。豆粕目前出口進度方面看,預計上述預估的壓榨量能滿足需求。截止到6月底,阿根廷大豆出口為189萬噸,同比減少241萬噸,去年同期截止到年底還剩下344萬噸大豆出口。這里粗略的假設7-12月份,阿根廷大豆方面能給中國提供50萬噸的出口量。
4.中國方面看
目前由于港口大豆庫存高,前期高利潤以及貿易戰(zhàn)擔憂,采購進度較快,市場預計三季度中國大豆供應能滿足需求,平衡表在四季度環(huán)比會偏緊。
四季度和明年1-2月份的情況分析如下:
大豆供應方面預估為:
從往年的10-12月份大豆進口量情況看,中國從美國進口:15/16年度1141萬噸,16/17年度1616萬噸,17/18年度1217萬噸。取平均值為1324萬噸;跨市場年度的情況下,三季度和四季度中國從巴西進口大豆量過去3年分別2773,1718,2407萬噸,取平均值為2300萬噸。粗略的推算,那么三季度和四季度按照平均值來計算的話,中國大豆進口需求量為3624萬噸,高低區(qū)間為[4389,2859]萬噸。阿根廷和巴西7月到12月合計剩下約2200萬噸(2150+50),目前市場預計國儲豆有1000萬噸左右,如果能全部釋放的話,那么合計供應量為3200萬噸。
(1)大豆壓榨需求預估為:假定按照往年的壓榨水平,三季度和四季度去年同期為4800萬噸,前年為4350萬噸,大前年為4320萬噸,采用近3年月度平均值來計算,大豆需求量約為4300萬噸。
(2)替代品的菜粕三到四季度預計增加的供應量不大,預計同比增量在15-20萬噸。匯易網預計18/19年度國產ddgs產量增加150萬噸,目前不確定增加的時間節(jié)點,此文先暫時不考慮替代品的供應量,也不考慮國產豆的壓榨量。
(3)因此按照歷史的需求來估算的話,預計大豆缺口在1100萬噸,由于豆粕和國內大豆庫存壓力較大,市場下游的需求預期較弱如果目前國內沿海主要地區(qū)油廠進口大豆總庫存數據集中在670-680萬噸,豆粕總庫存量集中在119-127萬噸。庫存還能抵擋一段時間,仍然還是有一定缺口。需要關注其他區(qū)域的油籽和粕的供應能否添上部分缺口。
(4)所以后期到底豆粕的需求會如何變化需要值得關注。二季度生豬板塊大幅虧損,多數養(yǎng)豬企業(yè)上半年也因此虧損,上市公司報表奎村。豆粕的需求是否會跟歷史的需求數據一致也尚存疑問,生豬養(yǎng)殖利潤差,市場也在調減豆粕的需求量。由于需求的數據比較難統(tǒng)計,此處先用歷史數據替代,后期的實際需求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驗證。如果在生豬養(yǎng)殖行業(yè)利潤差,行業(yè)規(guī)?;M程中,加速推動優(yōu)勝劣汰的話,規(guī)?;髽I(yè)在飼料技術上改進,中國的需求數據需要重新評估。
(5)19年1-2月份的供應情況如下:
往年1-2月份的從美國進口的情況如下:15/16年度進口852萬噸,16/17年度為1120萬噸,17/18年度為916萬噸。從巴西進口情況如下: 15/16年度進口88萬噸,16/17年度為94萬噸,17/18年度為382萬噸。后期1-2月份的供應情況也需要值得關注,正處于南美大豆生長期,此時的供應應該也是市場擔憂的問題。
三、關于中國需求的方面長期趨勢需要關注
1.豬肉的需求方面:
2018年的《中國農業(yè)展望報告(2018-2027)》報告顯示,未來10年,我國生豬出欄量和豬肉產量年均增速預計分別為1.1%、1.4%,2027年將分別達到7.65億頭和6110萬噸。豬肉供給量和人均占有量年均增速分別為1.2% 和1.0%,2027年將分別達到6155萬噸和43.08千克。展望前期豬價將處于下降通道,2020年后將會觸底反彈,進入下一輪價格周期,進口豬肉預期將逐步減少,但仍將維持一定水平。
不過目前的豬肉需求數據顯示,USDA預計中國18/19年度豬肉消費量為5595萬噸,需求同比增加2.1%。需求從14/15年度的高點5719萬噸連續(xù)下滑3年,年均下滑1.4%。從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肉類產量為8431,從15年的8625萬噸連續(xù)3年下滑,年均下滑1.07%。17年豬肉產量為5340萬噸,15年至17年其中豬肉產量連續(xù)2年下滑,年均下滑3.34%,牛肉和羊肉產量連續(xù)3年增加。
需要關注的是,居民食品消費多樣化和國家供給側改革、環(huán)保等淘汰一些低效的中小制造業(yè),第二產業(yè)工人就業(yè)數量下滑,以及國家八項規(guī)定,提倡反腐,中國肉類消費量出現下滑。同時人口老齡化會顯著影響肉類消費量。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人口中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090萬人,占總人口的17.3%,預計到2020年,老齡化水平達到17.17%,2025年,六十歲以上人口將達到3億。人口老齡化在未來將更為嚴重,中國已到了一個新階段,豬肉和其它食品的消費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越多越好”的問題。需要思考的是,是否中國的豬肉需求已達到上限,會比官方預測的時間要早?
豬肉需求的內生動力不足的話,對飼料的長期需求的推升動能不足,不過由于產業(yè)結構升級,短時期內或許存在產業(yè)內再分配的增長,生豬產業(yè)的規(guī)?;潭忍嵘?,理論上可以帶動配合料比例提升,促進飼料增產。
2.飼料的產量和技術革新方面
飼料產量方面看,4月份統(tǒng)計局公布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各類飼料產量2034.6萬噸,同比下降0.8%,10年以來唯一出現同比下滑的情況;累計總產量9798.3萬噸,同比增長1.9%,為歷史同期最低增長的速度。在2016年10月份,《全國飼料工業(yè)“十三五”發(fā)展規(guī)劃》里面提及的發(fā)展目標(2016年-2020年),到“十三五”末,全國工業(yè)飼料總產量預計達到2.2億噸。其中,按動物品種分,豬飼料9400萬噸,肉禽飼料6000萬噸,蛋禽飼料3100萬噸,水產飼料2000萬噸,反芻飼料1000萬噸,寵物飼料120萬噸,毛皮動物等其它飼料380萬噸。
根據中商產業(yè)研究院數據顯示,豬料產量看起來已經提前完成任務。其估算 2017年我國豬飼料產量為9551萬噸,同比增長9.45%;蛋禽飼料產量2961萬噸,同比下降1.45%;肉禽飼料產量5836萬噸,同比下降2.92%;水產飼料產量2054萬噸,同比增長6.45%;反芻動物飼料產量927萬噸,同比增長5.37%。2018年發(fā)布的《中國農業(yè)展望報告(2018-2027)》報告顯示工業(yè)飼料產量及消費量保持穩(wěn)步增長,飼料產品價格穩(wěn)中有升。未來10年,工業(yè)飼料產品升級優(yōu)化,產量持續(xù)增加,展望期末產量增至24700萬噸左右。消費方面,生豬飼料和水產飼料是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禽類飼料需求增幅趨于穩(wěn)定,反芻飼料發(fā)展?jié)摿^大,預計2027年消費總量將達到約24480萬噸。
即使飼料產量后續(xù)還會增加,但是對蛋白的提升能否增加,還需要觀察。如果養(yǎng)殖行業(yè)隨著規(guī)?;嵘?,采用采用低蛋白日糧技術,飼料中豆粕用量可大大降低,會緩解豆粕(大豆)原料供貨緊張,能夠降低飼料成本,并且動物生長性能不受影響,也利于保護環(huán)境。博雅和訊預計在目前我國飼料蛋白添加水平的基礎上,利用低蛋白日糧技術,豆粕用量可以減少1500萬噸,同時需要增加玉米消費600萬噸,增加其他蛋白原料消費750萬噸左右,增加玉米蛋白粉消費150萬噸,另外合成氨基酸用量將增加。所以需要關注國內養(yǎng)殖政策和技術方面的變化對豆粕需求的影響。尤其是在中美貿易爭端的背景下,是否會在政策上加快推進生豬養(yǎng)殖規(guī)?;约帮曫B(yǎng)技術的改變。
四、人民幣匯率
目前政策的給出的指引是通過穩(wěn)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wěn)定。按照目前進口巴西10月份的大豆來計算得話,按照統(tǒng)計角度劃分匯率的波動區(qū)間,升貼水和盤面維持不變的情況下,匯率維持在6.3-7.0的概率下,大豆進口成本因為匯率波動,大豆成本差異在350元/噸;匯率維持在6.1-7.4概率的情況下,大豆成本差異在650元/噸。整個匯率引發(fā)的大豆成本波動范圍也較廣,實際交易中匯率風險也是一個不可小視的因素。
五、美國大豆成本線
貿易中繼續(xù)以CBOT定價的話,仍需要關注美國大豆的供需情況。USDA最新預估2018年種植成本大豆為453美元/英畝,從成本角度看,單產維持在48.5-50.5蒲式耳/英畝的話,預估大豆成本大致維持在8.97-9.34美元/蒲式耳。由于貿易爭端的擔憂,美豆價格已跌破成本線,但是美國農場凈收益近幾年持續(xù)下滑至較低位置,整體作物收入的現金流也在下滑的情況下,跌破成本線會抑制新年度大豆的供應。
如果貿易爭端繼續(xù)延續(xù)的下一市場年度,需要關注美國的種植意向,是否會大量削減大豆種植面積,如果美國的供給大幅度收縮,那么對CBOT價格是有利的支撐,雖然現在因為貿易爭端,預期美國需求慘淡,CBOT主力合約的價格已經跌破成本線,但是長期的話,貿易中定價中心如果仍然以CBOT為主的話,那么長期交易中成本方面仍是有利的支撐,雖然短期跌破。
六、總結
目前作物年度的數據顯示全球范圍內大豆供應還是充裕的,由于貿易爭端,會割裂以前順暢的貿易流,在新的區(qū)域內重新分配,再分配的過程中,會伴隨著市場的擔憂情緒,再分配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新的成本。四季度如果不調降需求的情況下,那么中國大豆供應還是有一定的缺口。具體還需要看需求的實際情況。如果未來的需求中心主要依靠南美的話,由于南美的地理位置,天氣波動程度比美國要大,因此預期豆粕價格的波動性會增加。
考慮到定價中心CBOT大豆成本以及南美轉為主要出口地升貼水堅挺和匯率區(qū)間波動的情況下,對遠期價格存在支撐,遠期豆粕1905合約的絕對值不算高。但是此絕對值是基于中國的飼料技術不會馬上改善,起碼在明年1季度之前不會加速,需求的絕對體量還在。但是由于政策的不確定性較大,其中的變量較多,基于現有的變量對價格的預估的話,還是存在風險的,需要動態(tài)變化。目前市場擔心四季度供應會緊張,豆粕基差預期會走強,遠期基差預售較好,1809-1901合約價差走強。
七、交易中需要關注的主要變量:
后續(xù)需要關注美國新作大豆產量,可再生燃料是否會嚴格執(zhí)行,以及是否會增加豆粕出口量,是否會部分替代南美豆粕出口。同時關注原來出口到中國的約3000萬噸大豆如何消耗。南美大豆和豆粕出口貿易活躍,在貿易爭端背景下,后續(xù)需關注亞洲歐洲主要國家對美國的豆粕需求進度以及南美國家是否會采購美國大豆來壓榨?
下游養(yǎng)殖規(guī)模化發(fā)展以及飼養(yǎng)技術的改進對豆粕需求的影響。在生豬產業(yè)規(guī)?;倪M程中,如果國內在貿易戰(zhàn)期間加快產業(yè)升級,市場一直預期的旺盛的中國需求是否會有所轉變。長期方面中國的豬肉需求是否已達到上限,未來需求的動能是否充足。其他的國家的大豆供應和出口量,以及中國的粕類的進口情況。如果貿易爭端繼續(xù)延續(xù)的下一市場年度,需要關注美國的種植意向,是否會大量削減大豆種植面積,同時南美的大豆面積以及其他國家是否會大量擴張。貿易爭端的情況下,交易的復雜程度提升,預計豆粕價格的波動性會增加。
八、附加:6月份USDA預計18/19年其他主要出口國家大豆菜籽和蛋白粕供需情況
1、大豆方面:
巴拉圭大豆:USDA預計巴拉圭大豆產量為980萬噸,同比減少20萬噸,出口為590萬噸,同比減少35萬噸。國內壓榨為395萬噸,同比增加25萬噸;烏拉圭大豆:USDA預計烏拉圭大豆產量為300萬噸,同比增加130萬噸,出口為292萬噸,同比增加127萬噸。國內壓榨為9萬噸,同比持平;加拿大大豆:USDA預計加拿大大豆產量為780萬噸,同比減少20萬噸,出口為580萬噸,同比增加30萬噸。國內需求為262萬噸,同比持平;俄羅斯大豆:USDA預計俄羅斯大豆產量為390萬噸,同比增加28萬噸,出口為65萬噸,同比減少15萬噸。國內壓榨為510萬噸,同比增加45萬噸;烏克蘭大豆:USDA預計烏克蘭大豆產量為420萬噸,同比增加31萬噸,出口為290萬噸,同比增加20萬噸。國內壓榨為90萬噸,同比持平。
2、菜籽菜粕方面:
加拿大菜籽:USDA預計加拿大菜籽產量為2110萬噸,同比減少40萬噸,出口為1150萬噸,同比持平。國內壓榨為930萬噸,同比增加15萬噸;澳大利亞菜籽:USDA預計澳大利亞菜籽產量為400萬噸,同比增加80萬噸,出口為310萬噸,同比增加75萬噸;俄羅斯菜籽:USDA預計俄羅斯菜籽產量為165萬噸,同比增加16萬噸,出口為40萬噸,同比增加16萬噸。國內壓榨為130萬噸,同比增加10萬噸;烏克蘭菜籽:USDA預計烏克蘭菜籽產量為230萬噸,同比增加10萬噸,出口為215萬噸,同比增加5萬噸;加拿大菜粕:USDA預計加拿大菜粕產量為528萬噸,同比增加8萬噸,出口為485萬噸,同比增加5萬噸。
3、豆粕方面:
印度豆粕方面,USDA預計印度豆粕產量為728萬噸,同比增加72萬噸,國內需求為590萬噸,同比增加51萬噸,印度豆粕出口為140萬噸,同比減少10萬噸;巴拉圭豆粕方面,USDA預計巴拉圭豆粕產量為310萬噸,同比減少20萬噸,國內需求為53萬噸,同比增加5萬噸,豆粕出口為258萬噸,同比增加15萬噸。
4、葵花粕方面:
烏克蘭葵花粕:USDA預計烏克蘭葵花粕產量為629萬噸,出口量為510萬噸,出口同比增加45萬噸。USDA預計的17/18年中國的葵花粕進口量為15萬噸,目前整體葵花粕的進口量較低。最近烏克蘭葵花粕生產商獲準對華出口,烏克蘭食品安全及消費者保護局(SSUFSCP)稱,中國海關總署批準17家烏克蘭葵花粕生產商對華出口產品。后期進口情況是否會有所轉變需要關注;俄羅斯葵花粕:USDA預計俄羅斯葵花粕產量為443萬噸,同比增加33萬噸,國內需求為320萬噸,同比增加25萬噸,葵花粕出口為125萬噸,同比減少10萬噸。
免責聲明:
- 1、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2、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