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期價驚現(xiàn)9連跌,我國密集采購美玉米
經歷了1個月的單邊上揚走勢后,多重利空因素交織,多頭含淚出逃,玉米驚現(xiàn)9連陰,從2887元持續(xù)逼近2700元一線,累計下挫4.88%。
根據(jù)中國買船節(jié)奏和裝運來看,二季度乃至后期進口玉米將持續(xù)涌入,對國產玉米需求造成擠壓。5月以來,我國密集采購新作美玉米,進口窗口再度打開。根據(jù)USDA報告顯示,中國9次出手搶購2021/2022年度玉米,累計購買量達到1074萬噸,并兩次退訂美國舊作玉米訂單。顯示對美國玉米的需求正不斷推移至新作年度,也側面證實了我國本年度玉米供需缺口已逐漸抹平。
國家發(fā)改委點名做好玉米價格異動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出臺《“十四五”時期深化價格機制改革行動方案》,提出要健全重點商品監(jiān)測預測預警體系,加強糧油肉蛋菜果奶等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堅持并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棉花目標價格政策,做好鐵礦石、銅、玉米等大宗商品價格異動應對,及時提出綜合調控措施建議,強化市場預期管理。
發(fā)改委表示,保障糧油肉蛋菜等重要民生商品生產供應和價格穩(wěn)定,事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意義重大,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此項工作。
“十四五”時期,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wěn)價工作以落實上述相關意見為抓手,堅持系統(tǒng)治理,著力補短板、強弱項,構建起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wěn)價的“四梁八柱”,促進產供儲銷各環(huán)節(jié)有效銜接,提升保供穩(wěn)價能力和水平。為此,《行動方案》提出以下重點舉措:
一是健全價格監(jiān)測預測預警系統(tǒng),增強保供穩(wěn)價工作的前瞻性,牢牢把握主動權;
二是加強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完善突發(fā)應急調控機制,健全以儲備調控、進出口調節(jié)為主的調控手段,豐富和優(yōu)化政策工具箱;
三是堅持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框架不動搖,著力增強政策靈活性和彈性,合理調整最低收購價水平,守住糧食安全底線,筑牢保供穩(wěn)價基礎。
玉米小麥價差很大,小麥飼用需求大玉米承壓
國內定向稻谷、進口谷物猛增等利空消息已被市場逐漸消化,而新麥上市騰庫上量高峰過去,貿易商挺價心理較強。目前山東深加工玉米收購價格1.46-1.52元/斤。陳小麥收購價格在1.3左右,二者價差依然很大。
我國玉米供需缺口短期內難以彌補和扭轉,玉米價格仍將長期高于小麥價格,小麥飼用需求量增長空間依然很大。近日河南安徽江蘇湖北多地小麥收割上市,部分區(qū)域新麥質量不容樂觀。但仍可流入飼用領域,而且因其利潤空間更大,對麥價上漲接受程度會更高。目前大部分地區(qū)新麥價格低于1.2,飼料企業(yè)有很大的價格優(yōu)勢入手。據(jù)調研,資金雄厚的大型飼企前期已建立了3-6個月的庫存,后期還將積極通過配資手段委托產區(qū)代購代儲吸納糧源。
今年或許是小麥價格最好的一年
截至目前,大型面粉企業(yè)對今年的新麥收購價格已給出了1.30元以上的價位,比陳麥還要高出2分錢。而在一線收購市場,當下開始逐步上量的湖北小麥標準品價格在1.18-1.20元/斤,比去年同期高0.1元/斤以上。
種種跡象表明,今年或許是歷年小麥價格最好的一年。說今年小麥價格會成為歷年,甚至未來兩年最好的時間,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受市場的追捧。從國家公布的價格來看,今年小麥托市收購價格為1.13元/斤,較去年高出1分,但與歷史最高的1.18元仍有5分錢的差距。然而,今年受小麥玉米替代,以及通脹壓力,各方看好小麥市場,市場預期會呈現(xiàn)出“內行外行都入行”的局面,從而加大新麥收購市場的競爭力度,刺激價格上行。
二是政策調控壓力漸大。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小麥本身的供需關系并不緊張。目前國家臨儲庫存尚有五六千萬噸,今年小麥預期還會豐產,而在需求端,除了當下的小麥玉米替代外,其他需求穩(wěn)定,整體供應不存在問題。另一方面表現(xiàn)在玉米的階段性替代不可持續(xù)。目前有關部門已經發(fā)文,要求“做好鐵礦石、銅、玉米等大宗商品價格異動應對,強化市場預期管理”。從此前每日糧油的分析,大家也能看到,9月份之后玉米將會迎來寬松格局,因此,小麥和玉米的替代不具備可持續(xù)性。
農民日報:科學減損就等于綠色增產,每降低損失一個百分點,就能挽回糧食損耗25億斤以上
當前,我國小麥機收水平已達到97%,我國小麥收割機產品總損失率的標準規(guī)定不超過1.2%,雖然目前我國機收損失控制水平并不低,但仍然具有進步的空間,而且減損潛力還比較大。比如去年我國千方百計增加了300多萬畝冬小麥,按照平均畝產383公斤計算,可以增產約23億斤。但如果我們能把夏糧機收損失降低一個百分點,就能挽回糧食損耗25億斤以上。特別是在當前耕地資源有限、增加播種面積十分困難的背景下,科學減損就等于綠色增產。
免責聲明:
- 1、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 2、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娫挘?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